買屋前必讀:中古屋買賣常見糾紛與法律重點解析

政諭法律事務所提醒您:交易金額動輒百萬、千萬,一紙契約與法規認知,關鍵時刻就是保障您權益的依據。



一、中古屋買賣,一定要簽契約
許多人以為中古屋交易比較「熟人之間」、「現況交屋」,就忽略簽訂正式契約。但事實上,中古屋買賣一定要有一份具法律效力的書面契約。該契約是日後產權爭議、瑕疵主張、付款糾紛的最重要依據。

常見應簽契約類型包含:
1.不動產買賣契約書(主契約)
2.定金契約(或稱斡旋書)
3.委託代書契約與履約保證書(透過房仲時)

✅ 契約應明確約定:標的內容、面積、價金與付款時程、交屋日、稅費負擔、產權狀況、附屬設備、違約責任等。
✅ 建議在簽約前諮詢律師協助審閱條款,必要時可加入「非凶宅保證」、「保證無漏水」、「產權無瑕疵」等條款。


二、中古屋買賣有「保固期」嗎?
嚴格來說,中古屋不像預售屋或新成屋有明確的保固期,但依民法第 354 條,仍適用「瑕疵擔保責任」:
若交屋後六個月內發現房屋存在「非買方可輕易發現的瑕疵」(如:漏水、壁癌、管線破裂)
買方可請求賣方修繕、減價,重大者甚至可主張解除契約
📌 雖無固定保固年限,但如能證明賣方知情而不告知,有機會進一步主張「詐欺行為」(民法第 92 條)。


三、五大常見中古屋糾紛與處理指引
政諭法律事務所彙整實務中最常見的五類房屋爭議,並提供您法律觀點與應對建議:

1️⃣ 不履行買賣契約
📍實例:張先生已付款,房屋買賣合約也簽訂了。但賣方臨時反悔,表示有其他人出價更高不想交屋。
📌法律依據:民法第 153 條,屬債務不履行,可請求履約、解除契約或損害賠償。
🧭處理建議:
1.留存對話紀錄與收據
2.由律師寄送存證信函催告履約
3.逾期仍不履行時,可提告請求法院裁定強制履約或求償

2️⃣ 房屋瑕疵問題(漏水、壁癌、管線老化)
📍實例:小美交屋兩個月後發現主臥漏水,檢查發現為結構性滲水,非人為可見。
📌法律依據:民法第 354 條,賣方負瑕疵擔保責任。
🧭處理建議:
1.立即拍照存證
2.委託專業驗屋公司出具報告
3.六個月內委託律師協助主張修繕或減價,重大者可解約

3️⃣ 面積短少
📍實例:合約標示建物坪數 30 坪,實際丈量僅有 26.5 坪。
📌法律依據:民法第 359 條,面積顯著短少可減價或解除契約。
🧭處理建議:
1.比對契約、謄本與現場實測數據
2.向地政士或專業人員取得丈量證明
3.委託律師進行協商或提起減價訴訟

4️⃣ 蓄意隱匿凶宅或重大事故
📍實例:入住後才發現該屋五年前曾發生命案,賣方簽約時未提及。
📌法律依據:民法第 92 條,屬詐欺,買方得撤銷契約並求償。
🧭處理建議:
1.保留鄰里提供的資訊(如口供錄音、新聞截圖)
2.檢附賣方未告知的證明
3.請律師協助提起撤銷契約與損害賠償



四、結語:交易之前,先問律師
中古屋買賣風險不輸新建案,賣方資訊不透明、房仲資料不詳實、買方自保意識不足,皆可能導致嚴重財產損失。

政諭法律事務所提醒您:
✔ 契約先審閱,條款要明確
✔ 發現瑕疵,盡快主張,勿拖延
✔ 一有爭議,先求證據,再談行動
✔ 簽約前若有疑慮,請找律師先把關

📞 免費法律諮詢專線:(02) 2396-2224
📩 官網預約|www.chinyui.com.tw


2025/08/03